强企兴垦
使命在肩,汗水为证——宁垦枸杞青贮收割现场群像
九月的秋老虎,炙烤着宁垦枸杞广袤的土地。空气中弥漫着的不只是枸杞鲜果的甜香,还有混合了青草与柴油味道的、充满力量感的丰收气息。公司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中,从田间地头到交售牧场,从指挥现场再到后方保障,每一位宁垦枸杞人都像一颗不可或缺的齿轮,共同驱动着这台收割机器高效运转。截至目前,公司收贮任务已完成80%,而这百分比的背后,是无数个辛勤付出的点点滴滴。
田间地头的"最强大脑"与"移动哨兵"。每个收割现场的地头都有一个“小型指挥部”,地头随处可见穿戴安全马甲和头戴白色安全帽的工作人员,而其中一位皮肤晒得黝黑、嗓子沙哑的男同志格外显眼——他就是青贮收割现场负责人任彦青。作为整个作业现场的"精准大脑",他时刻掌握着每个地块的收割进度、车辆调度等关键信息。"王华,南管区现在几个点位,进度如何?快结束的话抓紧去下一个点位布置现场!"他的指令通过电话清晰传出,确保各个点位无缝衔接。为了抢抓晴好天气的窗口期,他已经连续好几个日夜坚守一线。大家劝他回去休息时,他总是摆摆手:"没事,我再等等。"
与此同时,现场调度员权献忠正骑着电动车在各个点位间穿梭。看似瘦弱的他,却是现场最灵活的“移动哨兵”,“注意车距!”“倒车看后边!”“非工作人员不要进入收割区域!”虽然嗓子已经沙哑,他仍然不停地提醒着,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收割安全。
后勤保障的“暖心厨房”与“巾帼力量”。田间热火朝天,后勤保障同样马不停蹄。早晨六点,食堂的李安兴和张强两位师傅已经开始在灶台前忙碌。这两位老搭档精心准备着高热量、高营养的饭菜:柴火鸡、清炖羊肉、烩牛肉……“我们一定要让地里劳累的人不仅吃饱,还要吃好。”两位师傅一边翻炒着大锅菜一边说。
后勤线上还有两道亮丽的风景——魏蓉蓉和李莉。这两位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同志,每天高效完成办公室工作的同时,餐前两小时准时出现在食堂。揉面炸油饼、蒸馒头、切菜炒菜,她们样样在行。“小齐,今天你们点位几个人在地里吃饭?”经过李莉仔细统计后,两人开始分装饭菜,总是确保一线人员先吃上热乎饭才离开。“先紧着干活的吃,我不着急,米饭不够的话我去吃泡面。”魏蓉蓉朴实的话语中透着真挚。
80%是新起点,100%是终目标。从田间到后勤,每个岗位都紧密衔接,每个人都是这场青贮收割战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。目前完成的80%,是无数个像任彦青、权献忠、李安兴、张强、魏蓉蓉、李莉这样的宁垦枸杞人,用汗水、智慧与协作共同拼出来的。
80%这不仅是任务的进度,更是精神的刻度。它意味着胜利在望,但也提醒着大家,剩下的20%依然是场硬仗。所有人都知道,明天的太阳升起时,这片热土上将再次响起奋进的轰鸣,直到100%的使命达成。(宁垦枸杞信息员 张燕)